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监察专员常继乐表示,口腔健康是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口腔疾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影响口腔的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还与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全身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常继乐说,口腔健康状况与个人饮食习惯、口腔保健行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蛋糕、饼干等精加工含糖食品,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增加,增加了龋病的发生风险。另一方面,人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和保健意识仍有待提高,口腔健康行为养成尚需时日。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能力,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共同启动了“三减三健”第二阶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通过“减糖”传递合理膳食的健康理念,通过“健康口腔”培养科学规范的口腔保健行为。
常继乐表示,口腔健康的关键在于预防。要进一步加大口腔预防工作,加大老百姓的口腔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年龄组口腔健康的特征和具体问题,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计划,真正做到全覆盖。
常继乐说:“原来‘全国爱牙日’的主题基本一年一变,比如使用含氟牙膏,或者坚持一天两次刷牙。从去年开始,我们把‘全国爱牙日’的主题确定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准备连续做几年。因为口腔疾患可以引起很多全身的疾患,比如心梗、脑卒中、糖尿病,当然也会因为全身的疾患引起口腔的疾患,比如糖尿病,糖尿病病人的口腔疾病发病率比正常人更高,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
调查显示,与10年前相比,居民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1%, 84.9%的人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5岁和12岁儿童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为24.1%、31.9%,含氟牙膏使用率分别为42.1%、55%,因预防口腔疾病和咨询检查就诊的比例分别为40%、43.2%。每天两次刷牙率为36.1%,含氟牙膏使用率为61.0%。各年龄组女性每天两次刷牙率均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
调查显示,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比10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比10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农村高于城市。儿童患龋情况已呈现上升态势。
世界卫生组织以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作为评判各个国家龋病流行的衡量标准,规定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1.2颗以下为龋病流行很低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为1.86颗,其中美国为1.2颗,日本为1.4颗,韩国为1.8颗。本次调查发现,我国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为0.86颗,说明我国目前仍处于低水平。
调查发现,5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比例为4.1%。12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比例为16.5%。城市高于农村。这一数据较10年前上升了近50%,说明儿童家长对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在不断提升。
老年人口腔状况及口腔卫生服务水平都有所提升。调查发现,65~74岁老年人中,存留牙数为22.5颗,城市高于农村,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农村高于城市;缺牙已修复治疗比例为63.2%,城市高于农村。与10年前相比,老年人存留牙数平均增加了1.5颗,全口无牙的比例下降了33.8%,修复比例上升了29.5%。
调查发现,35~44岁居民中,口腔内牙石检出率为96.7%,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与10年前相比,变化不大;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与10年前相比,上升了10.1个百分点。需进一步提高其口腔健康保健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定期口腔检查,及时洁治牙齿。
中华口腔医学会顾问王兴说:“中年人口腔、牙周存在很多问题,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年人工作压力很大,大家忙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很难把口腔列入一个很重要的议程加以重视,这是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另外,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口腔健康观念,把一般、轻微的牙周不健康情况没有当回事,所以过去有一个‘牙病不算病’的说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特别是在工薪阶层,在中年人群中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大家再忙,不能忽视口腔健康,一旦忽视口腔健康,进入老年的日子就会很难过,很多人牙齿就会掉了,咀嚼的功能就丧失了,生活质量就谈不上了。”
常继乐表示,“以2015年启动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既往的一些数据作为支撑制定的中国慢病防治中长期规划中,已经包含相关的内容。口腔检查已被纳入常规体检范围,通过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口腔疾患,提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意识。”
王兴说:“通过这一次流调,口腔医学工作者也在反思,为什么会出现中年人群口腔牙周情况较差的趋势。这么多年来,开展大众口腔健康教育,很重视青少年和儿童,相对的对中年人群重视的不够,今后我们要在中年人群下一些功夫,做更多的工作,要让大家意识到人到中年如果不重视牙周健康,将后患无穷,未来将带出一系列健康问题。”